贯彻重要指示精神 服务三农促振兴|三明市供销社积极探索多类型“供销农场”发展模式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三明市供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服务大局,深化综合改革,聚力“三争”行动,聚焦“四领一促”,供销工作奋勇争先、再上台阶。近期,三明市供销社推出“贯彻重要指示精神 服务三农促振兴”系列合集,持续发布市供销系统贯彻重要指示精神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三明市供销社系统立足各县域特色农业资源,以供销农场为载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形成“一县一特色、一场一亮点”的发展格局,为山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多元实践路径。
将乐县社:“1421”机制破题,小农户对接大农业
将乐县社创新推行“1个托管平台+4支服务队伍+2类服务主体+1条流通渠道”工作机制,以“农耕保姆站”整合农机、农资、金融等资源,托管员服务队对接50个村集体,农机服务队年作业4.5万亩次,农资服务队以低于市场价10%供应物资,金融信贷服务队推出“供销贴息贷”降低农户融资成本。2024年通过“两山供销”等电商平台助农销售农产品2200万元,托管农户总成本下降15.7%,构建起“保姆式”全链条服务体系,让小农户共享规模化经营红利。
建宁县社:“135+N”模式赋能种业,全托管破解制种难题
建宁县枧头村“供销农场”立足“全国最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定位,创新“1个制种核心+3支服务队伍+5类合作机制+N项托管服务”模式,组建托管员、农机、经纪人队伍,建立村镇联动、社企合作等机制。2024年托管制种面积1.2万亩,无人机飞防1.37万亩次,新建烘干机组年处理种子500万斤,解决花期不遇、晾晒损耗等难题,实现亩均增产10公斤、增收200元。2025年上半年托管面积同比增长55%,服务成本下降8%,成为种业集约化发展的“建宁样板”。
沙县区社:小吃产业反哺农业,多元服务破题土地闲置
沙县区社针对6万外出经营小吃农户导致的土地闲置问题,聚焦阵地建设、人才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等薄弱环节,深入开展“供销农场”多元化综合试点工作。分片区打造“供销农场”示范基地,扩大辐射范围,其中夏茂益鑫示范基地推行“支部+合作社+供销农场”发展模式,带动158户社员年增收8万元,水南片区基地通过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带动11户贫困户脱贫,水北片区基地开垦撂荒地200亩、托管耕地2000亩。同时创新“供销+AI”电商模式,助力农产品出山,实现销售额52万元;建设农资配送中心统一议价配送,年节省农户费用4万元,形成“小吃经济反哺农业、农业服务支撑产业”的良性循环。。
永安市社:“五联融合”全链条服务,绘就农旅融合图景
永安市社以三明市供销社“党建带社建 五联促振兴”行动为核心,打造“联合组织、联建阵地、联营发展、联享资源、联育人才”服务体系。联合燕飞农机合作社建设4000亩供销农场,配备126台套农机实现年作业1.2万亩次;依托安砂苏区农特产品展示中心和“云上安砂”电商平台,推动小薯、笋干等农产品与红色文旅融合,国庆期间开展“放心农资进村”活动惠及400余户。通过“产前农资供应—产中农机作业—产后电商赋能”闭环服务,探索出“农业+文旅+电商”的三产融合路径
明溪县社:推动三产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样板
明溪县社以“党建带社建、社企共建”为抓手,依托下属企业打造集现代农业、文旅观光于一体的“供销农场”田园综合体。统筹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整合4家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2024年全年种植各类农作物产值100余万元,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就业,2025年扩大种植规模至双季稻120亩、建莲30亩等。同时,推进“农业+旅游+科普”业态融合,着力建设农耕实践基地,实现“农田变景区、劳作变体验”的价值升级。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持续聚焦粮食安全与产业融合,推动各区县经验互鉴、服务协同,让供销农场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持续书写山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三明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