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面水库养殖水域规划

日期:2012-03-05 09:45 来源:本网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闽政〔20091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水产养殖水域规划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11235号)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库区渔业生产管理的通知》(明政办〔2011145号)精神,更加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街面水库养殖水域,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在《尤溪街面水电站库区渔业资源调查及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本辖区内水域的资源环境特点、养殖现状、增加养殖发展潜力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查清资源与科学规划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保护生态、保护水质为前提,对整个水域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并根据不同水域的实际情况,将原来较为宏观的养殖规划进行逐段、逐块地细化布局,对各种养殖功能区提出了明确的规划目标要求,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6

(一)水库概况………………………………………………………6

(二)水域资源………………………………………………………6

(三)水文气候条件…………………………………………………8

(四)生物资源………………………………………………………8

二、水产养殖现状……………………………………………………9

(一)养殖现状………………………………………………………9

(二)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10

三、总体规划…………………………………………………………12

(一)指导思想……………………………………………………12

(二)规划依据……………………………………………………12

(三)规划原则……………………………………………………13

(四)规划的范围与期限…………………………………………14

(五)规划目标……………………………………………………14

(六)总体布局……………………………………………………14

(七)规划布局……………………………………………………16

四、实施和保障措施…………………………………………………19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渔业发展协调机制…………………19

(二)建立水质监测点,加强综合整治力度……………………19

(三)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渔业产业发展………………………20
(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提高科学养殖水平…………………20

(五)建立养殖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21

(六)规范增殖放流行为,增加库区鱼类种群资源……………21

(七)加大渔业执法力度,做好保驾护航工作…………………21

附件:1.街面水库养殖水域现状表…………………………………22

2.街面水库养殖水域规划表…………………………………23

3.街面水库养殖水域现状图…………………………………24

4.街面水库养殖水域规划图…………………………………25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一)水库概况

街面水库地处三明市尤溪县西南部、大田县东北部和泉州市德化县西部的二地市三县交界地带。由尤溪干流上游均溪坝址以上7.1km的干流段,左右岸汇入支流有富裕坪溪、永坑溪、街面溪,组成均溪下游段的厚禄坪、街面二、三级阶地盆谷,地表起伏平缓,水库形成后最大水深约110m,最宽处水面约5km多的深水区坝前湖泊型腹地库盆,均溪是水库主要淹没蓄水区。水库中上游段至末端昆山,长34km,为高山峡谷段,水面宽仅500 m600m,呈峡谷河道型,仅在中段分布有高才山间小盆谷,汇入支流有高才上游1km的湖美溪及后坪、后洋小支流。街面水库位于福建的中心,尤溪俗称“闽湖”。

街面水库于200310月中旬动工,20072月下闸蓄水,是我省唯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龙头水库。流域控制面积1604K,年径流量14.25亿m3。设计校核洪水位高程293.08m,正常蓄水位290m,死水位250m。总库容18.24亿m3,正常库容17.1亿m3,调节库容10.95亿m3,死库容6.13亿m3。水库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效能。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满载发电流量364.93 m3/s,最小流量83 m3/s

()水域资源

街面水电站是我省水电资源中的五大水电站之一,也是我省唯一具有多年调节的龙头水库,正常蓄水位290m时,形成水域面积约5.5万亩,其中:尤溪3.88万亩、大田1.26万亩、德化0.36万亩;现状水位275m时,形成水域面积4.36万亩,其中:尤溪3.29万亩、大田0.82万亩、德化0.25万亩;死水位250 m时,形成水域面积2.76万亩,其中:尤溪2.37万亩、大田0.28万亩、德化0.11万亩。库区水面大,水资源充裕,水位相对稳定,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库湾网栏、网箱等集约化水产养殖,也有利于库区经济鱼类的增殖与保护,是三明市目前面积最大的重点养殖水域资源。

20085月~201111月期间对后盂、茶坂养殖区进行的周年监测数据表明,街面水库总体水质基本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的规定,可进行水产养殖开发。

据尤溪县环境监测站2011810日对水库调查监测:总磷坝前100m1000m点含量偏高,分别达0.070mg/ L0.053mg/ L;总氮坝前1000m、坝前3000m、坝前5000m、大田口含量偏高,分别达1.49mg/L1.10mg/ L1.45mg/ L1.15mg/ L,超Ⅲ类水标准;2011816日监测:总磷坝前100m、德化口、大田口含量偏高,分别达0.058mg/ L0.063 mg/ L0.067mg/ L;总氮坝前5000m、德化口、大田口含量偏高,分别达1.05mg/ L1.93mg/ L2.02mg/ L,超Ⅲ类水标准;2011921日对水库闽心园下鱼排监测时实测到的溶解氧2.77(mg/ L)偏低、总氮含量1.27mg/ L偏高,值得注意。

(三)水文气候条件

库区地处戴云山西北部,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和海洋性兼并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有利于动植物的繁衍。

1.气温库区年平均气温15.8℃~19.6℃,≥10℃积温(80%保证率)4483℃~5974℃,无霜期231297天。最热月出现在7月份,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

2.光照库区阳光充足,全年日照时数最多的是78月,最少的是23月。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536.1小时,多的年份达1906.6小时,少的仅为1311.1小时,相差595.5小时。太阳总辐射月累计值在20.9358.62千焦/平方厘米之间, 年总辐射量为397.84427.05千焦/ 平方厘米。

3.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4001800mm。一年中101月份是旱季,这4个月降水仅占全年13%56月是梅雨季节,这两个月雨量占全年的34%左右。79月份是多雷雨天气,这三个月雨量占全年2431%

(四)生物资源

据调查,库区鱼类品种有15科、84种。其中:鲤科50种,占59.5%;鳅科5种,占5.95%4种,占4.7%7种,占8.3%;其它11科,18种,占21.4%。从生态类型看,洄游性鱼类有日本鳗鲡1种,半洄游性鱼类有草鱼、鲢鱼、鳙鱼3种,其余为定居性鱼类,绝大多数属于溪河性鱼类。常见经济鱼类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鲴鱼、泥鳅、马口鱼、厚唇鱼等品种。主要珍稀鱼类有黄颡鱼、鲶鱼、黑脊倒刺等。常见的虾蟹类有日本沼虾;两栖类有棘胸蛙和虎纹蛙。爬行类有龟、鳖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鼋。浮游生物的种类较丰富,据调查有浮游生物138种,其中:浮游植物77种,隶属于6门、25科、37属;浮游动物有61种,隶属于4门、15科、32属。

二、水产养殖现状

(一)养殖现状

1.网箱养殖

1)规模与产量:2011年街面水库共有网箱养殖户328户,其中:尤溪县136户,大田县192户;网箱4056个,面积155592m2。网箱养殖面积占总水面面积0.56%,其中:尤溪县1791个、面积63104 m2,占总水面面积0.24%;大田县2265个、面积92488 m2,占总水面面积1.1%4056个网箱中投饵网箱3384个、面积120452 m2,其中:尤溪县1791个、面积63104 m2,大田县1593个、面积57348 m2。投饵网箱占养殖总水面面积0.32%,其中:尤溪县0.24%,大田县0.68%2010年街面水库渔业总产量3833吨(尤溪1120吨、大田2713吨),其中:水库养殖1078吨(尤溪860吨、大田218吨);网箱养殖2755吨(尤溪260吨、大田2495吨)。

2)网箱规格:网箱规格856m×6m×3m、少部份为6m×8m×3m5m×5m×3m

3)养殖品种:投饵网箱养殖品种主要有草鱼、鲤鱼、罗非鱼、河鲶,其中90%以上是草鱼;不投饵网箱主要为鲢鱼、鳙鱼。

4)鱼种放养密度:投饵网箱养殖草鱼放养规格在5060g/尾,放养密度为110125/ m2;不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放养规格在500 g/尾,放养密度为6.25/ m2

5)单产水平:不投饵网箱单产为10.6kg/ m22年;投饵网箱单产为80kg/ m2

6)饵料种类:天然生物饵料、全价人工配合饲料。

2.库湾养殖

库湾网栏养殖8个、面积9597亩,产量300吨,均在尤溪县内。主要养殖品种为鲢鳙鱼,搭配少量草鱼、鲤鲫鱼,每亩放养量在350尾左右,养殖单产32kg左右。

3.大库增养殖现状

2007年水库蓄水以来,先后在该水库开展放流增养殖工作,2008年至2011年共向水库投放各类鱼种1477.8万尾,其中:尤溪放养1117万尾(草鱼68万尾、鲢鱼196万尾、鳙鱼721万尾、鲤鱼45万尾、鲫鱼30万尾、其他鱼类57万尾);大田放养360.8万尾(鲢鱼190万尾、鳙鱼140万尾、鲤鱼30万尾、匙吻鲟苗种8000尾)。

()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1)大部分养殖户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熟练掌握了网箱养鱼操作技术,特别是采用注射疫苗防病技术,大大提高了草鱼网箱养殖成活率,为规模化、集约化网箱养鱼提供了技术保障。

2)网箱养殖的鱼类无泥腥味、肉质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走俏、价格好,养殖户效益较高。

3)生态养殖的鲢、鳙鱼,能直接利用库区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起到控藻保水、净化库区水质的作用,养殖户投入少、效益稳,既增加经济收入又改善了库区水质状况。

2.存在问题

1)由于库区网箱养殖涉及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利益关系调整难度大;加上库区移民就业门路狭窄、网箱养殖周期短且相对效益好,群众养殖热情高等原因,控制网箱养殖数量的目标一直未实现,网箱养殖面积超过水体承载能力,随时可能发生大面积死鱼,安全隐患大。

2)库区网箱布局混乱,造成通道狭小拥挤、曲折不顺畅,严重阻碍渔船、旅游船等船舶航行。

3)大部分养殖户文化程度不高,科学养鱼水平有限,应对病害、低溶氧及暴发性死鱼事件措施不力。

4)有的水域局部网箱设置过于集中,布局不尽合理,多数的网箱鱼种放养密度偏大,当发生缺氧浮头时,应急抢救难度大,容易造成缺氧死鱼。

5)增殖放流和控制捕捞强度力度不足。街面水库虽然时有增殖放流,但是渔业生产仍处于自发状态,未能有效地控制渔具数量、捕捞方法、起捕规格等影响资源增长的因子。

三、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渔业法》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闽政〔200916号)的要求,结合全面实施渔业战略调整和养殖水域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养殖水域进行科学规划,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资源、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推进和完善养殖管理制度、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划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农业部令2010年第9号)。

2.相关规划:《尤溪街面水电站库区渔业资源调查及发展规划》、《尤溪县养殖水域规划》、《大田县养殖水域规划》。

3.相关文件:①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闽政〔200916号);②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库区渔业生产管理的通知》(明政办〔2011 145号);③2000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福建省大中型水电站(水库)库区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④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内陆养殖水域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闽海渔〔2011430号);⑤大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街面水电站大田库区综合开发实施方案》(田政文〔200796号)。

4.规范与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规范》(SC/T1006-1992)。

(三)规划原则

1.生态为先、水质为先原则。以保护生态、保护水质为前提,确定库区的渔业发展规模和方式。通过合理放养滤食性鱼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根据水体交换率,适度发展名优鱼类的投饵网箱养殖,并通过合理控制养殖品种、养殖密度、网箱面积及提高养殖技术、降低饵料系数等措施避免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推广科学养殖和生态养殖,促进街面水库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2.规划与调整结合原则。通过规划,对不符合区域布局规划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并根据区划规定,将适于养殖的水域确定为养殖使用功能,在养殖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养殖布局规划。

3.开发与保护结合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妥善处理水产养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养殖生产符合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的要求,使养殖水域发挥最佳效益。

4、全面规划,分阶段实施原则。在按规划逐步发展增、养殖中,尚需制定库区渔业生产协调机制,由于目前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故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相关措施,尤其是2016-2020年的规划,应在2011-2015年规划执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四)规划的范围与期限

本规划系街面水库养殖水域专项规划,是为库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规范化管理和开展综合整治工作。

规划范围:尤溪街面水库290m高程以下水域,水域总面积5.5万亩,其中:尤溪县3.88万亩、大田县1.26万亩,德化库区不列入本规划。

本《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五)规划目标

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保护水质前提下,根据水库的功能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养殖水域功能区划;合理规划和调整养殖水域的养殖生产布局、类型、规模等;为建立以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基本形成“大库增殖,库湾网箱养殖,与旅游接轨发展休闲渔业”的生态渔业发展布局。

2020年街面水库水域养殖规划面积5.5万亩,养殖总产量4500吨,其中大库养殖900吨(尤溪县620吨、大田县280吨);网箱养殖1333个,面积47988 m2,产量3600吨(尤溪县753个,面积27108 m2,产量2030吨;大田县580个,面积2088 m2,产量1570吨)。

(六)总体布局

根据街面水库的功能特点,进行水域功能区划,为保护水质,划出常年禁渔区、种质资源保护区、捕捞区、网箱养殖区、临时养殖区和休闲渔业区。

1.常年禁渔区

水库大坝前、港口码头和通船航道实施全年禁捕禁养。港口、码头周围及航道上禁止有碍船只航行的渔具作业,应保持航道的畅通。

2.种质资源保护区

尤溪县年坂山后盂库湾以上水域,为黄颡鱼种质资源保护区,除生态修复增殖外,禁止一切水产养殖(香祠库湾鱼种培育除外)。

3.捕捞区

除禁渔区、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网箱养殖区外的水域均可捕捞作业。

4.网箱养殖区

尤溪县的溪口、墓仔坑、茶坂、大张溪等库湾区域;大田县的香坪、卓坑里、五五林场、高才坂等以及其它小库湾。在不扩大面积前提下,需要调整时由县人民政府确定。

5.临时养殖区

当水位高程在275m290m之间区域列为临时网箱养殖区。

6.休闲渔业区

与旅游规划结合,发展以观光、度假、休养、垂钓、娱乐、渔饮食、水上渔家等集一体的休闲渔业区。在尤溪县的半岭山、甲离库湾设置渔业休闲度假区和水上娱乐区,大田县的张京洋设置渔业休闲度假区、鸬鹚寨设置渔乡风情区。

(七)规划布局

街面水库2007年蓄水后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但通过水库水之下泄在几年后逐步趋于了正常,初建期的水质富营养可通过渔业净化,达到既有渔产量又保护水质的目的,更为周边渔(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使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从而获得较大的综合效益。本规划以净化水质为先,优先发展生态渔业(增殖和捕捞渔业),继而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发展网箱养殖和拓展休闲渔业。

1.大库放养与增殖规划

全水库都作为大水面增殖区实施放流增殖。由于尚不能控制水库初建期的出现的水库富营养化和今后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通过在水库每年人工投放鲢、鳙鱼种,控制鲢、鳙鱼捕捞的规格和数量,保持水库中一定数量的鲢、鳙鱼群体,可减缓水库的富营养化状态。

增殖放流种类以小溪原有的鱼类物种的苗种为主,不放流外来物种、杂交种、转基因种及种质不纯的物种。主要以鲢鳙鱼为主,可适当投放一部分草鱼、鲤、鲫、鳊、鲂等,以及名特种类如黄颡鱼、倒刺、光唇鱼、鲶鱼、鳗鲡等。投放鱼种规格为30/公斤左右,年投放量300万尾。其中:15-18cm鲢鱼90万尾;15-18cm鳙鱼180万尾;其他草鱼、鲤、鲫、鳊、鲂、黄颡鱼等30万尾。

强化野生鱼类资源增殖保护。对鲤、鲫、黄颡鱼、倒刺、光唇鱼、鲶鱼、唇鱼骨、园吻鲴等资源进行调查,使能在繁殖期实施产卵场保护以增殖资源。实行季节性休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增强野生鱼类资源保护力度,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加库区渔民收入。

2.网箱养殖控制规划

1)目标。在养殖容量许可范围内,对库区养殖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养殖规模、品种、密度,规范养殖投入品的管理。全面实施养殖准入证制度,逐步推行水面有偿使用机制。

本规划是按290米高程面积规划,实际养殖规模应根据当年实际水位进行调整。

2)基本原则。以生态效益为主,倡导养殖优质高效有本地特色的名优品种;限制养殖低值、高密度饲养的鱼类;限制养殖大型凶猛性鱼类,如鱼、鱼等。网箱养鱼面积须严格控制在规划的指标数量以内。

3)养殖品种。罗非鱼、斑点叉尾、鲈鱼、鳊鱼、光倒剌、黄颡鱼、鲶鱼、鳜鱼等及其它宜养品种。

4)规模布局。根据行政区域和现有养殖规模、库区水流,并结合湖泊型水库的特点以及整个大库生产情况,只设置投饵类网箱养殖,把街面水库网箱养殖水域划分五个片区。其中:尤溪县三个片区,大田县二个片区,网箱养殖总面积按少于水域面积的0.25%规划,总量设定为1333个网箱,网箱规格统一为6m×6m×3.5m,网箱面积47988 m2。其中:尤溪库区753个,面积27108 m2,网箱面积占水域面积0.10%;大田库区580个,面积20880 m2,网箱面积占水域面积0.25%

网箱分区设置规模:

第一片区为溪口片区,可养殖水域面积4043亩,设置网箱养殖面积5580 m2

  第二片区为茶坂片区,茶坂至十八台阶,可养殖水域面积9671亩,设置网箱养殖面积14020 m2

  第三片区为大张溪片区,龙潭坑至大张溪,可养殖水域面积5493亩,设置网箱养殖面积7508 m2

尤溪县各片区现状、规划、削减情况表

片区名称

水域面积

(亩)

网箱养殖现状

网箱养殖规划

消减面积(m2

面积

m2

占水域面积

%

面积

m2

占水域面积(%

年坂山、后盂

12211

20846

0.26

0

0

20846

半岭山

7445

21936

0.44

0

0

21936

溪口

4043

2040

0.08

5580

0.2

-3540

茶坂

9671

3612

0.06

14020

0.22

-10408

大张溪

5493

14670

0.4

7508

0.2

7162

合计

38863

63104

0.24

27108

0.1

35996

第四片区为大田湖美片区,水域总面积8790亩,设置网箱养殖面积14400 m2

第五片区为大田梅山片区,水域总面积3800亩,设置网箱养殖面积6480 m2

大田县各片区现状、规划、削减情况表

片区名称

水域面积

(亩)

网箱养殖现状

网箱养殖规划

消减面积

m2

面积

m2

占水域面积

%

面积(m2

占水域面积

%

湖美

8790

70384

1.2

14400

0.25

55984

梅山

香坪

3000

15480

0.77

5040

0.25

10440

卓坑里

800

6624

1.24

1440

0.25

5184

12590

92488

1.1

20880

0.25

71608

各片区网箱养殖具体布局详见街面水库养殖水域规划表(附件2)和街面水库养殖水域规划图(附件4)。

四、实施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渔业发展协调机制

由县人民政府成立街面水库渔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两县渔业发展协调机制,并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库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宣传、组织实施《街面水库养殖水域规划》,水产、旅游、交通、环保、水利、移民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共同监管,真正做到库区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立水质监测点,加强综合整治力度

各级有关部门应在重点网箱养殖区,建立水质监测点,进行水质常年监测监控,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加强对水环境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有害环境的预测、防范和治理力度,开展常态化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保障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及渔业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加强对工业、城市污水的无害化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杜绝污水、垃圾直接向水库排放等,确保水质不出现富营养化。

(三)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渔业产业发展

渔业生产是库区移民解决劳动力和生活的重要出路,发展农业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地方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金融部门要给予贷款倾斜,各级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扶持库区渔业生产。

(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加强对网箱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的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在种源、饲料、养殖技术等方面加以规范。

1)种源。凡进入网箱的鱼种必须经过渔业主管部门的检测和检疫。

2)饲料质量。用于网箱养鱼的饲料与药物,渔用配合饲料必须符合NY 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要求,渔用药物使用必须符合NY 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要求。

3)主要技术措施。不科学的网箱养殖中会因过度投喂而出现残饵,加之鱼的排泄物以及不恰当的使用鱼药等,会对水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网箱养鱼必须严格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予以防范:

①投饵网箱平均放养密度,鲤鱼控制在413kg/m3以内;罗非鱼控制在38kg/ m3以内;团头鲂控制在68kg/ m3以内。

②网箱合理布局,以一字型排列,组间行距30m以上。严禁棋盘型设置。

③选购适宜饲料,积极推广使用高质低耗的膨化饲料。

④科学投饲,控制投饵系数2以下。

⑤规范和推广高效的、健康的养殖模式。

(五)建立养殖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全面推进以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实施行政管理,持证养殖,为养殖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库区水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动态监管和信息交流,掌握规划实施情况,确保有序、有度、科学发展。

(六)规范增殖放流行为,增加库区鱼类种群资源

规范大库鱼类增殖放流行为,特别是鲢、鳙鱼放养数量、规格和起捕规格、产量。并定向增殖有利于水质保护的鱼类等水生生物,使渔业生产成为对水质富营养化起缓解或治理作用的保水渔业。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增殖放流资金,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每年投放大规格鱼种50万~100万尾。通过增殖放流,优化库区鱼类种群结构、恢复鱼类资源,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七)加大渔业执法力度,做好保驾护航工作

加强渔业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渔业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确保库区稳定、社会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