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明市国民经济发展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5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4.0%。粮食种植面积241.9万亩,比上年增加3.55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79.16万亩,增加0.54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1.92万亩,减少5.3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8.23万亩,增加0.4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6.85万亩,增加3.59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94.5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万吨。其中,稻谷产量77.63万吨,增加0.41万吨。
表2  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94.53 | 1.5 | 
|   春收 | 2.99 | 5.3 | 
|   夏收 | 6.89 | 3.5 | 
|   秋收 | 84.65 | 1.3 | 
| 油料 | 1.38 | 5.9 | 
| 其中:花生 | 1.31 | 5.1 | 
|       油菜籽 | 0.07 | 22.8 | 
| 甘蔗 | 5.03 | 5.0 | 
| 烤烟 | 3.96 | 8.4 | 
| 茶叶 | 4.90 | 6.3 | 
| 水果 | 91.44 | 8.6 | 
| 蔬菜 | 193.97 | 3.3 | 
| 食用菌 | 14.87 | 6.4 |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4.19万吨,比上年增长9.6%。肉类总产量18.85万吨,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12.33万吨,增长3.1%;牛肉产量0.25万吨,增长5.4%;羊肉产量0.44万吨,增长5.5%。年末生猪存栏119.29万头,增长48.6%;生猪出栏154.49万头,增长3.8%。奶类产量0.69万吨,增长1.6%。
全年水产品产量11.47万吨,比上年增长2.6%。
全年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8.4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83万亩。
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新增2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6166家。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万亩,累计流转面积达到82.3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2.7%。
全面完成1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10个村纳入城区规划范围,无须单独编制),以1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为核心,创建精品示范带12条。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22.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1%。在规模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下降3.9%;国有企业增长19.1%,集体企业增长13.5%,股份制企业增长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1%;其他企业增长2.0%。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6.1%,重工业增长1.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5.2%,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 %。工业产品销售率98.86%,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

表3  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增速情况
|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工业增加值 | 3.1 | 
|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3.9 | 
|    其中:大中型企业 | 4.7 | 
|    其中:国有企业 | 19.1 | 
|          集体企业 | 13.5 | 
|          股份合作企业 | 25.6 | 
|          股份制企业 | 2.8 | 
|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 | 4.1 | 
|          其他企业 | 2.0 | 
|    其中:轻工业 | 6.1 | 
|          重工业 | 1.8 | 
全市规模工业中,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3%,增速低于规模工业3.4个百分点。其中钢铁与装备产业增加值下降2.8%,低于全市规模工业5.9个百分点;以氟化工、石墨稀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17.3%,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4.2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工业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1.1%,其中有9个行业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占全市工业大类行业的23.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9.5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增加值增长4.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
表4  2020年规模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   粗    钢 | 万吨 | 649.98  | -12.4  | 
|   钢    材 | 万吨 | 684.68  | -9.0  | 
|   生    铁 | 万吨 | 573.09  | -11.6  | 
|   发 电 量 | 亿千瓦小时 | 90.85  | -9.6  | 
|   化    肥 | 万吨 | 0.69  | -31.2  | 
|   水    泥 | 万吨 | 3027.62  | 5.5  | 
|   载货汽车 | 辆 | 33883  | -11.2  | 
|   人 造 板 | 万立方米 | 995.65  | 5.6  | 
|   布 | 亿米 | 19.55  | 0.9  | 
|   化学药品原药 | 吨 | 10304.37  | 7.6  | 
|   合成纤维 | 万吨 | 29.67  | 41.1  | 
|   塑料制品 | 万吨 | 58.41  | 16.1  |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84.96  | 2.9  | 
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1.18亿元,比上年下降18.9%;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3.99亿元,同比下降40.4%;国有企业0.12亿元,同比增长50.0%,集体企业2.01亿元,增长20.4%,股份制企业131.15亿元,同比下降1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99亿元,下降7.2%。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1.87元,同比增长0.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2.9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3.88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84.08亿元,增长9%;房屋施工面积3928.52万平方米,增长0.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44.26万平方米,增长4.3%。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7.1%,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1.5%。

表5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情况
| 指       标 | 比上年增长(%) |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7.1 | 
| 按构成分 | 
 | 
| 项目投资 | 6.4 |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11.5 | 
| 按产业分 | 
 | 
| 第一产业 | -35.8 | 
| 第二产业 | 17.8 | 
| 其中:工业 | 17.8 | 
| 第三产业 | 2.6 |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增长24.0%。其中,国家预算资金下降26.7%,国内贷款增长5.7%,自筹资金增长32.3%,其他资金下降61.2%。
表6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情况
| 行            业 | 比上年增长(%) | 
| 总   计 | 7.1 | 
| 农、林、牧、渔业  | -35.8 | 
| 采矿业  | 17.7 | 
| 制造业  | 22.2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33.4 | 
| 批发和零售业  | -16.2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3 | 
| 住宿和餐饮业  | 23.7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2.2 | 
| 金融业  | -53.2 | 
| 房地产业  | 4.5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2.2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4.4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5.1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94.9 | 
| 教育  | -20.9 |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5.0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23.5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98.7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住宅投资109.71亿元,增长1.9%;办公楼投资2.67亿元,增长158.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67亿元,下降3.3%。
表7  202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指    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投资完成额 | 亿元 | 151.22 | 11.5 | 
|   其中:住宅 | 亿元 | 109.71 | 1.9 | 
|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 亿元 | 11.58 | -23.0 |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815.25 | 7.0 |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1292.71 | 13.0 |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341.49 | 24.3 |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284.91 | 30.7 |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70.97 | -21.5 |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120.76 | -15.9 | 
| 房屋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346.49 | 0.8 |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309.39 | 23.4 | 
| 本年资金来源 | 亿元 | 198.31 | 21.2 | 
|   其中: 国内贷款 | 亿元 | 8.88 | -13.5 | 
| 个人按揭贷款 | 亿元 | 56.22 | 920 | 
| 本年土地购置面积 | 万平方米 | 39.36 | 4.4 | 
| 土地购置费 | 亿元 | 21.70 | 28.4 |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71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315.04亿元,增长0.6%;限下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466.67亿元,下降0.9%。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5%,粮油类增长1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3%,中西药品类增长10.7%,家具类增长8.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汽车类增长2.6%。
对外经济
202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 115.4亿元,比上年下降37.4%。其中,出口106.6亿元,下降39.7%;进口8.8亿元,增长13.4%。进出口顺差97.8亿元,比上年减少71亿元。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4家,比上年增加24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1亿元,增长7.3%。
| 表8  2020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 ||
| 行业 | 实际利用金额 | 比上年增长 | 
| (万元) | (%) | |
| 总    计 | 14144 | 7.3 | 
| 农、林、牧、渔业 | 2680 | 120.8 | 
| 制造业 | 6701 | 61.4 | 
| 批发和零售业 | 3312 | 683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0 | 
 |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391 | -65.5  |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0.85亿元,比上年下降2.2%。公路通车里程15406公里,增长0.08%;其中高速公路756公里,增长2.9%。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前列。铁路营业里程591公里,其中高铁里程356公里。全年货运量9193.62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全年客运量1179.95万人,比上年下降53.6%。
| 
 
 | ||||||||||||||||||||||||||||||||||||||||||||||||||||||||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33.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0.10万辆,增长9.1%。轿车保有量20.32万辆,增长9.3%,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9.26万辆,增长9.6%。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邮政业务收入9.41亿元,增长8.4%。邮政函件业务57.29万件,下降28.4%;邮政包裹业务0.81万件,下降44.9%。快递业务量3684.08万件,增长11.5%。全市电信业务总量186.4亿元,增长21.3%;电信业业务收入20.4亿元,增长4.4%。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308万户,增长2.1%。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9.3万户,减少1.8%;移动电话用户268.7万户,增长5.6%,其中4G电话用户217.9万户,净增10.2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118.9%,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5.1%,移动电话普及率103.7%。全市互联网用户329.40万户,比上年增加9.69万户,互联网用户普及率127.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固定宽带用户107.90万户,增加5.15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112.1%,提高4.2个百分点;移动宽带用户221.50万户,增加4.54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104.7%,提高19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910.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293.38亿元。
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91.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98.26亿元,增长11.5%。
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0.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51.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9%。
表11  2020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 各项存款余额 | 2091.45 | 10.1 | 
| 其中:住户存款 | 1205.87 | 12.4 |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454.04 | 20.4 | 
| 其中:人民币存款 | 2082.08 | 10.1 | 
| 各项贷款余额 | 1698.26 | 11.5 | 
| 其中:短期贷款 | 391.54 | -5.5 | 
| 中长期贷款 | 1236.24 | 19.7 | 
| 其中:人民币贷款 | 1697.61 | 11.4 |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5.32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1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9.20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20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6.47亿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4.73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号:
 闽公网安备号:
